设计加:顶端设计
张江集电港B区3-2信息技术产业平台创芯天地
上海 收集
 

张江集电港B区3-2信息技术产业平台创芯天地项目是以集成电路科创研发为主导功能的科研社区。园区位于祖冲之路张东路交叉口东南角,占据了除西北角原有10KV电力设施用地外的由城市道路限定的整个街区,唯紧邻电力设施南边界的园区红线内已建有一处35KV的变电站。

 

园区定位为开放、共享、活力、聚集,着力于创造富有活力的园区、科研文化的展窗、创新共融的工作场所、多维互联的交流空间、以及可持续的研发环境。2015年开始地块前期方案研究时规划容积率还是2.0,当时的方案还是基于大、小型研发楼宇高、多层混搭的空间布局逻辑。2019年实施方案启动时恰逢整个张江东区的控规增容调整,地块容积率提高到了4.0,高层大型研发楼宇集群也就自然成为园区产品定位的不二选择。为了在高开发强度的环境中创造开放、绿色的街区环境,在总体布局上尽量压低建筑密度,采用无裙房的独立塔楼组群模式凸显建筑的挺拔,五栋高低错落的高层研发塔楼略呈风车状沿街区周边布置,围合成一处中央庭院,并在其周边设置景观回廊将五栋塔楼联系起来。

 

五栋塔楼采取“4+1”的配置模式,即以四栋研发办公楼作为园区功能主体,另有一栋与地方政府合作运营的配套服务楼。其中21层的A1楼位于园区西南角,是园区百米限高的制高点;次高的19层A4楼位于园区东北角,与A1楼呈犄角布置;9层的A2楼和14层的A3楼分别位于园区南侧居中位置和东南角;而作为配套服务楼的13层A5楼位于园区西北角,既设置会议、展示、路演、发布、联合办公等园区公共交流及科研孵化功能,也引入图书馆、健身、餐饮、便民服务等文化与商业功能,用以弥补周边商业服务体量的不足。如此布局既简洁高效,又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天际线。

 

园区车行主入口位于南侧集电路和东侧集创路上,分别正对A1、A2楼之间和A3、A4楼之间凹入的两处两两相连的廊式共用入口雨棚,并在雨棚前形成回车落客场地。北侧正对A4A5楼之间设置景观广场穿越市政绿带与祖冲之路衔接形成顺应地铁2号线广兰路站人流来向的人行主入口。由此在这三处楼间花园各形成一处串联在中央大回廊上的次级小回廊,并与中央回廊一起共同构成园区的人行系统,也同时定义了园区的景观庭院系统。在A1楼和已建35KV变电站之间设置园区的西向次入口,并将园区的10KV市政开关站配建在已建变电站侧。

 

园区配建有车库为主的三层地下室,并为五栋塔楼分别配置摆渡电梯直达首层大堂。地下一层设有大型员工食堂,为园区办公人群提供服务。中央庭院中部是一个带大台阶的下层花园,既为员工食堂创造自然采光通风便利及景观聚焦点,又在便于食堂进出及疏散的同时兼容了一处事件聚集型的户外剧场。中央回廊西侧廊下凸向中心庭院内部的敞亭是食堂的主要出入口,内有直通食堂的电梯与楼梯。

 

五栋塔楼底层层高都是6.9米,以容纳各自的挑空大堂。研发办公层高4,5米,楼层布局上采用适合产业需求的大进深灵活组合办公空间模式,且标准层面积较大,以提高空间效率。A1楼采用中央核心筒布局,周围的办公空间进深(含走廊)达到14米。其余四栋楼都采用偏置核心筒模式,办公空间进深普遍更大。

 

五栋塔楼在中高位的八、九两层都统一体量內缩,成为带双层挑空中庭和周边凹入的空中花园的复合办公空间,中庭及周边附带的开放空间作为每栋楼内的共享空间,可以引入一定规模的公共交流功能。A1和A4楼的空中公共层正好也作为电梯高低分区共同可以到达的楼层,提高了高层建筑空中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也提供了中高位的观景空间。而A5楼的这两层设置的正是最有场景体验感的空中图书馆。空中公共层在体量上正好把五栋塔楼分成比例不同的上下两段,形成园区建筑的整体形象特质。A3、A4、A5三栋楼利用空中公共层形成上部体量面对相邻楼宇的退台处理,这样既在空中公共层的凹入花园之外延展了透天的空中花园,也在高密度的环境中创造了垂直方向的舒朗感。而A5楼在上部体量退台的基础上更结合了向外侧的错位出挑处理,回应了西北方向场地缺角的空间特征。

 

结合简洁挺拔中富有变化与雕塑感的建筑体量特征,我们在立面设计上围绕“棱镜”的设计概念,每栋楼都采用了相对统一的两种幕墙肌理类型来强化园区的整体形象特质。其中的主要立面肌理是带有分层水平铝质挑檐板的平面投影为不等边直角三角形的上下对齐的水平连续凸窗单元式幕墙,其中的直角三角长边为玻璃幕墙单元,短边为银灰色铝板幕墙单元。这样在外观上形成整体轻盈中又富有立体感的阴影变化效果。而在楼层围护界面上,这样的连续凹凸空间无论是作为窗前专属工位区使用,还是作为宽窄变化的边走道窗前放大多功能空间使用,都可以在相对均质的大空间办公楼层中创造富有特色的外围场景空间。另一种次要立面肌理是平整的全玻璃幕墙处理,分别用在底层入口主门厅和凹入的空中公共层外立面,以此在富有浮雕起伏感的半透明外立面主调中凸显出公共空间的通透性。

 

园区景观设计依循建筑布局中形成的多层次庭院空间格局,借鉴集成电路的线形组构原理,投射于铺装、绿化等的空间形构中,以宽窄变化的正交、斜向相结合的束状线构形成开合相宜的景观肌理,并在三个入口庭院、中心庭院、下沉花园等重要节点空间配以特征化的植物与景观小品组合,形成不同空间的环境特征和空间氛围。

 

项目名称:张江集电港B区3-2信息技术产业平台创芯天地

建筑师:周   + 张  斌 /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  

项目建筑师:李  沁(容积率2.0阶段概念方案)

王惟捷(容积率4.0阶段方案设计)

 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王佳绮(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标识设计、后期配合)

设计团队:孙心莹、陈  颖、叶  凯、夏  淼、李  昂、赵小宝、朱满东、蔡  汉、张吉昊

设计总包: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设计总负责:张  斌、曾  

建筑:专业负责人:赖君恒、袁  

设计:韩佩菁、江歌缘、祝圣旭(地下室施工图)

结构:专业负责人:朱圣妤、李  

设计:  良、张  璐、冯  凡、李  文、化明星、张  葳、毛俊杰、杨  

动力:专业负责人:邵华厦、朱青青

暖通:专业负责人:邵华厦、朱青青

设计:吴佳菲、罗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杜文华、游博林

设计:朱卉婴、常青龙、单晨光

强电:专业负责人:武  攀、徐畅慧

设计:梁富助

弱电:专业负责人:唐  

设计:  

设计咨询:

大正建筑 / 李  硕、贾永耀(容积率2.0阶段概念方案,室内设计概念方案,标识设计)

CONCOM-集良建筑 / 蒋  薇、彭  旭、贺  迪、刘  倩(容积率4.0阶段方案设计)

南京言己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谈  凯、陈传辉、晏东升、魏佳佳(室内施工图)

未相景观 / 郭  文、闵  亮、顾宏宇(景观施工图)

幕墙顾问:上海乐为幕墙设计有限公司 / 马瑞锋、朱太喜、高  禄、苏  甲、陆新鑫

灯光顾问: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照明工程所 / 何  迪、陈家辉、李  珺,熊奇珉

建设地点: 张江集电港二期3-2地块(集创路52号、集电路245号),北临祖冲之路西临张东路、南临集电路、东临集创路

建设单位: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分包:

幕墙: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室内: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一建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泛光:上海罗曼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消防:上海东晓实业有限公司

弱电智能化:上海致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上海琢境生态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容积率2.0阶段概念方案:2015.12-2016.02

容积率4.0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019.02-2023.03

室内设计:2020.08-2022.08

景观设计:2020.08-2023.03

建造时间:2020.03-2023.09

基地面积: 38,056.2m2

占地面积: 13,319.7m2

建筑面积:238,895.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3,137.1m2,地下建筑面积85,758.3m2

结构形式: 

A1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框架梁结构

A2~A5: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框架梁、柱、斜撑结构

地下室B1B2栋电力设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层数:地上21层、地下3

主要用途: 研发办公公共配套、员工餐厅

建筑主要用材:氟碳喷涂铝板及型材、穿孔铝板、氟碳喷涂型钢、精制钢、平板玻璃、不锈钢编织网ASLOC中空纤维增强混凝土预制板

室内主要用材:氟碳喷涂铝板、镀钛不锈钢板、天然石材、人造石、岩板、水磨石、仿石地砖、块毯、木纹乙烯基地板、地胶、木饰面板、木纹树脂板、马来漆、无机涂料、矿棉板

景观主要用材:花岗石、水磨石、仿石透水砖、沥青混凝土塑胶、菠萝格防腐木。

摄影师:章  

推荐

11万平大学校园的“有机更新”\南京南师大紫金校区整体改造

杜兹设计

北京UCP恒通国际创新园

方寸践建筑设计

FOR天物空间

本哲建筑

芯工创意园

孚提埃建筑设计事务所

龍盛創智匯

HMA Architects & Designers

鹤望智谷

加拿大考斯顿设计

SMOORE总部工业园改造

厘米制造

陶二厂文化提升 - 低干预策略下的工业遗产空间再生

予舍予筑

临港集团南大数智绿洲:科技赋能的生态创新引擎

GENSLER

张江科学城数智天地 · 智慧谷

GENSLER

灵峰“智慧谷”平台示范区建设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沧海一帆·EKA天物

本哲建筑

梁溪医疗器械产业园 - 工业建筑的新颜值

UDG有关工作室

中创汇赛宝科技园改造 - 围绕景观的营造

都市游牧

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微改造

竖梁社

常熟康博智慧谷产业园 - 身在旷野,心在桃源

三益建筑设计

上海宝山中成智谷

易亚源境

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 - 国营老农场的新家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日照工业设计中心改造

善祥建筑设计

麓湖漂浮总部办公

直向建筑

广州海珠T.I.T文创园四期改造 - 城市里的工业文化遗珠

竖梁社

上海嘉定宝龙中心 - 山形水影的总部办公园区

UDG有关工作室

金隅智造工场改造更新

阿拓拉斯规划设计

上海利丰广场YOUNG PARK丨魔都科创活力社区全新启幕

三益建筑设计

乌镇电机厂改造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南京战斗机械厂改造更新

米思建筑

成都海思科广场

10 Design

珠海蓝湾智岛总部基地中心

10 Design

顺势而为的扭转\杭州东站花园国际

goa大象设计

珠啤汽机间改造更新

竖梁社

基于创新的旧改策略 \江南绣衣厂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云 · 谷 TOD 办公园区

叠术建筑

大连三十七相园区:山海之间的波动

UUA建筑师事务所

龙湖蓝海引擎淡水河畔科创园

罗昂设计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改造

一树建筑工作室

金湾航空新城产业服务中心

10 Design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园

加拿大考斯顿设计

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A3、B4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B.I.G海珠湾创意园

竖梁社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