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遥远、陌生、神秘……
关于藏文化,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词语呢?
走进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探寻更多答案吧。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筑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本项目由金螳螂文化历时三年匠心打造,于2018年11月9日开馆。馆内设有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史、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藏族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卡垫、服饰等专题展区,丰富展示了藏族文化特色。
建筑再现 – 藏族文明缩影
神奇美丽的青藏高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传统建筑。勤劳勇敢的藏族先民在崇尚自然、艰苦劳作、奋斗不息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断吸取多元文化,创造出独特鲜明的建筑理念,艺术形式和民族风格。入馆大厅四层通高,顶部为透光穹顶,营造引光入馆,引景入馆的概念设计,四周彩色立柱寓意藏文化色彩绚丽的风格特点。
设计师溯源藏族建筑史,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经典建筑通过艺术模型、高科技投影等手段立体呈现藏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全息投影中的大昭寺,突破传统式传递信息的方法,将信息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动画,经幢、法轮、命命鸟等珍贵文物灵动呈现。
彩绘大观 – 藏族文明的百科全书
馆内“镇馆之宝”,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共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绣图案3000多种。绘有18万3千多个人物,五省藏区400多位定级藏族画师协力完成,藏传佛教8个教派的活佛加持。
蜿蜒曲折的展墙营造了灵动的展示空间,不同于常规横平竖直的回路,不仅提升了巨幅唐卡的陈列场景,且巧妙地隐藏了柱子结构。彩绘大观内容包含了藏族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历史、宗教、医学、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绘制唐卡的颜料是由矿物质颜料和名贵药材制成:绿色为绿松石,红色为红珊瑚,另有金、银、玛瑙……颜色和布达拉宫的壁画一样将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褪。
卡垫服饰 – 藏族生活日常的艺术
将半景画、艺术场景结合展柜立体展示卡垫、挂毯、坐垫、靠背等藏族传统织布技艺,破除传统陈列方式,实现参观沉浸感。
设计师力求营造层次分明的展区灯光效果,在富有神秘感的环境中,呈现藏族传统服饰之美。
卷帙万千 – 藏文化的载体
藏族书法展厅,整面石材主题墙为过渡展区核心亮点。
设计理念分享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的设计理念讲究人、景、创三者结合,致力于打造青藏高原特色人文体验中心,一座现代传播体验型的博物馆。
景
本案运用还原历史故事场景的造景技艺,将展厅空间营造为“情景结合,人在景中”的沉浸式空间。
物
深挖展品特性,尊重文物的历史价值,拓宽文物的解读视角,以物传情,不是物的参观者,而是物我交融的新的传播方式。
“很高兴能参与这个项目的设计,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是一座文化地标建筑,它能让周边环境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同时,它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记忆;更使前来参观的人能够更好地体验当地人文环境。”金螳螂文化展览设计一分院院长蒋伟这样说道。
项目名称:藏文化博物馆
项目地址: 西藏拉萨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
设计团队: 廖国威 朱琳 梁子毅 梁鉴源 徐牧
主持建筑师: 肖诚
类型: 文化/博物馆
结构材料: 钢筋混凝土,砌石,钢结构
设计时间: 2016-2017年
竣工时间: 2018年
规划及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施工图合作: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朱育帆工作室
室内设计:共和设计
摄影师: 姚力
迹·建筑事务所(TAO)
如恩设计研究室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方夏设计
王晖建筑工作室
李保峰教授工作室
合造社建筑设计事务所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杭州也间室内设计
黑蚁文化创意
李晓东工作室
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WallaceLiu
深圳华汇设计
张华建筑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时境建筑
Link-Arc建筑事务所
都市实践
大料建筑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慕达建筑
UNO Architects
时境建筑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Wutopia Lab
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中衡设计
李保峰教授工作室
言川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