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龙门乡居 - 田野边的共富之家
杭州 收集
 

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西南龙门古镇外围的一片田野之中,南面紧贴一个小山包,西面和北面都比较开阔。龙门古镇拥有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聚落具有鲜明的在地风貌和文化历史背景。业主和其亲属有两个宅地,希望合并建造,在短期内主要将此宅作为自住用房,但希望留有未来进行民宿运营的可能性。因此,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平衡乡村自建房的建造经济性、使用中的节能性和空间实用性,还需考虑今后作为民宿使用时的度假、休闲、社交属性,让建筑能够从回归田园的理想居所过渡到乡村振兴的共富之家。

 

首先,针对场地限制,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居住舒适度,同时降低建筑能耗。由于建筑南面有山体遮挡,采光和通风都受到较大影响。多组天窗的设置将阳光分别引入不同楼层,结合上下联通的室内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室内的光环境。天窗开启时形成的拔风效应增加了竖向的空气流动,改善屋内通风。地下室利用了地形的高差局部敞开,四周的空腔层也能起到防潮通风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希望跨过前50年乡村民居野蛮生长的年代,与古镇的历史记忆产生联系,选择当地材料,延续传统工艺,并最大限度地融入周边环境,让使用者在新与旧的融合之中获得新地居住体验。

 

卵石墙和地面铺装是龙门古镇极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我们以现代建筑语言对其进行转译,搭配粗糙的暖色建筑涂料,构建了建筑的底层外墙,让建筑从同样使用卵石铺装的景观环境中生长出来。

 

二至三层外墙使用铝合金冲压拉伸网包裹,让朦胧的景观透过网片映入室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氧化,铝合金表面褪去闪亮的金属光泽呈现出柔和的银灰色,与屋面传统的小青瓦形成呼应。

 

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则采用了钢木混合结构。杉木屋架是当地最常用的坡屋面构筑形式,质朴的木构完全不需要任何装饰,本地木工巧妙的榫卯技术创造出了温和木色包裹又充满光影韵律的顶层空间。

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强调了视线的引导和空间的延伸感。一层容纳了主要的公共空间,入口正对的吧台服务于客厅、餐厅和茶室,今后如改为民宿运营,也可作为前台接待登记区域。二层是业主一家的主要起居空间,包含四个各具特色的卧室和一部作为装置艺术设计的楼梯。这不仅是作为垂直交通的一部楼梯,也可以成为看书、嬉戏甚至发呆的地方,我们希望赋予它使人停留的意义,让它成为一个功能模糊的精神场所。当穿过该楼梯相对狭窄的通道顺着楼梯抬头望向高处,是让人豁然开朗的三层空间,阳光透过天窗洒到墙上,勾勒出温暖的光影。地下一层是主要的娱乐空间,白色的金属网由两种基本模数叠加排布,作为顶面的装饰。

 

斜线元素被加入到空间之中与坡屋顶的斜面形成呼应,让空间更具延续性。我们引导人们通过上下层连通的空间产生交流,或是透过天窗欣赏远处的山峰,设计中刻意强化了对用户仰视行为的引导,扩大互动的空间范围。

 

天窗的设置形成拔风效应增加竖向的空气流动,可大大减少夏天空调的使用需求,冬天的阳光能够透过天窗撒到每一个卧室,做到真正的冬暖夏凉。我们以合理的设计来降低能耗,也在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使用当地的天然木材和石料。项目建造过程中的所有工人都是龙门本地的村民,通过与他们现场沟通,从当地工艺中汲取设计灵感,也能找到本地材料和工艺在此项目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施工策略在控制建筑造价的同时,也能够为本村工人带来一定收入和手艺传承的成就感,实现建筑使用周期之外的可持续和共同富裕目的。

在与业主的交流中了解到,其住宅属性可能会继续延续一段时间。未来当此建筑作为民宿运营时,我们希望它能够回归“以民为本”的初衷,承载主人对“家”的情怀,让业主在运营民宿的过程中能够遇见同样寻觅乡土情怀的住客,建立起一种嫁接于乡村美好生活之上的真善美联系。同时,我们也期许民宿能带动乡村百姓的参与,带动龙门的旅游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的乡村自建房在过去几十年间尚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当代乡村建筑语言。我们试图通过建筑设计重现地域性和乡村的价值。每个乡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它们需要被传承延续。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贯穿我们设计过程的重要思考命题。山、水、田园是中国建筑的最高精神寄托,我们希望通过再一次的住宅实践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进程带来新的设计方向,也为村民打造舒适宜人的田园居所。

 

项目名称:龙门乡居——田野边的共富之家

项目地址: 浙江省杭州

建筑面积: 800

宅地面积:238(两个宅基地)

建筑事务所: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青年创作中心

主创建筑师: 金拓

设计指导:陈夏未

结构设计:孙晋玉

室内设计:金拓

景观设计:金拓

施工方: 当地工匠

建成时间:20221

摄影版权:张臻、金拓

推荐

长城边的住宅

土驻设计事务所

间之家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

边界住宅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

乡村自宅与夜阑星舍民宿

阿穆隆设计工作室

千岛湖方宅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雨宅

小写建筑事务所

我的家宅

王旭潭

台上之家

察社办公室

陆宅

元秀万建筑事务所

龙游后山头28号宅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刘家山舍

刘九三

江苏深深·深宅

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叠园宅

源计划

瞻院

微建筑工作室

沁园 – 泰州老宅改造

DOES设计事务所

田野住宅

空格建筑

树下院

空间进化

长城下的住宅

木答答木建筑事务所

北京延庆“互舍”

神奇建筑研究室

玉米地住宅

氙建筑

小河边住宅

氙建筑

莫干山郑宅

泛式建筑事务所

北京延庆乡间居所

在场建筑

华阳里住宅改造

及物建筑设计工作室

田畈里

博风建筑

王户村村民之家:自然原型的延续与重构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周李宅

Studio MOR

上海浦东田园住宅

柯笠建筑

乡村集合住宅

拾号建筑

大理自宅

三月设计工作室

常德私宅

之行建筑事务所

盐城穆沟村新型农村社区设计实践

周凌工作室

崖之家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

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珠海排山村民居改造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重庆·椒园

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

汨罗“端午人家”乡村安置聚落

造作建筑工作室

打开在地生活的家

上滕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安徽铜陵山居

庄子玉工作室

擦石匠96号院

氙建筑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gad · Line+ Studio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