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松和他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历经6年,近日完成了“墨色山水”——朝阳公园广场及阿玛尼公寓建筑群。地处北京朝阳公园的南面,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由10座建筑组成,高低错落,好像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又像是一组盆景。不同于纽约中央公园边上那些强调边界围合感的现代建筑,北京这组极具未来感的建筑更加强调自然向城市的延伸和渗透,将城市中的人造物“自然化”,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办法,突破了朝阳公园与城市的界线,使自然和人造景观交相辉映,使人融情于景。
“在现代主义城市中,建筑作为一种人工物,更多被看作是资本、权力或者技术的象征,而自然则是另一种客观存在,这和东方传统城市中将建筑和自然结合进行人工雕琢而产生整体意境的做法非常不同。”建筑师马岩松表示,“将自然人工化,将人工物自然化,便会模糊各自的边界。人和自然不是主客体的关系,也就不存在现代逻辑中人应该保护自然还是破坏自然的争论。所有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设计以中国山水艺术为灵感,在城市中心重塑大型的建筑关系,再现了“峰、涧、溪、石、谷、林”等自然形态和空间。基地北侧紧邻公园湖面的不对称双塔办公楼,像是两座破土而出的山峰,挺拔于湖面之上。连接双塔的中庭空间以拉索作为玻璃屋顶结构,通透明亮。多座小尺度的低层商业办公建筑,如被山涧长期冲刷的山石,错落有致、相互退让,围合成一个隐秘又开放的城市花园。 基地西南较独立的两栋阿玛尼多层公寓延续了“空中庭院”的概念,错层的设计让每户都拥有更多的日照和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整体环境塑造带着平滑曲面光泽的黑白两色,制造出安静并神秘、独立于纷繁的城市环境。穿插于黑色建筑中的景观运用了松,竹,石,潭等传统元素,暗示与古典空间一种深层次的关联。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亲自为项目设计了标识导视系统,将“简单”与“精致”融进整体设计中。
朝阳公园广场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金奖认证,“山水”的理念同时也体现在技术革新上——双塔外立面纵向突出的脊线内部,设置了通向每个楼层的通风过滤系统,可将自然风引入每一层空间。双塔南侧的水景景观,除了优化视觉外,同时也是有力的降温剂——空气穿过水景沿着双塔脊线在内部流动,为双塔提供清爽新鲜的通风。这座全球最高的曲面玻璃幕墙建筑所使用的深色玻璃,除了可使自然光全方位透入建筑外,玻璃的深颜色也有效地减少阳光直射所产生的热能。
朝阳公园广场完成于充满现代摩天楼的北京中央商务区,但它真正要隔空对话的是北京这座古典城市——规划中反映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相互依存的哲学,也呈现出大型的山水园林的格局。在建筑历史学家王明贤的画作中,他将朝阳公园广场拼贴于古典山水绘画中,尽显和谐融洽,不同于她在城市现实中和周边城市环境互不融合的关系。对于这种反差,马岩松说,“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这个城市本来的文化脉络什么时候消失了?中国城市没有必要追随西方工业文明的脚步,而应该设法创造出一种不同的城市,在精神文化高度上能和那些具有东方自然哲学和智慧的古典城市相提并论的新城市。”
项目名称:朝阳公园广场
项目位置:北京市朝阳区
基地面积:30,763平方米
建筑面积:地上128,177平方米、地下 94,832平方米、建筑高度:142米
业主单位:骏豪地产(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机构:MAD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副合伙人:李健,刘会英
设计团队:傅昌瑞,赵伟,李广崇,林国敏,胡博纲,Nathan Kiatkulpiboone,杨杰,Julian Sattler,Younjin Park,朱璟璐,薛雁,郑芳,Matteo Vergano,Wing Lung Peng,Gustavo Maya,李云龙,Tiffany Dahlen,Gustaaf Alfred Van Staveren
甲级设计院: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幕墙曲面优化: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Sane Form Limited
办公商业室内设计:上海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公寓室内设计:阿玛尼室内设计工作室
标识设计:原研哉+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绿城爱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照明顾问:上海马科文迪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照明顾问:北京骏豪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LEED及绿建认证顾问: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MVRDV
Farrells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HPP Architects
麟和建筑工作室
GENSLER
大象建筑设计
屾造设计
GENSLER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XAA建筑事务所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