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经常要面对“塔楼”和“裙房”的关系问题。这一先在的类型设定来自两者之间明显的高低差异。张润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园区金秋路和盛夏路交汇处,除了约4.2万平米的集中式研发办公之外,还要提供1500平米的商业配套。在标准化写字楼相对过剩的当下市场,办公塔楼落在商业裙房之上的常见建筑类型很难赢得租户的青睐,我们尝试改变塔楼+裙房的惯用建筑形制,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为业主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我们将办公塔楼和商业建筑彻底分开,去除垂直关联,让两者各自落地,使商业部分能够完全独立,与标准化办公形成差异化的体验互补。于是,方形场地被划分为四个象限,东北和西南安置两栋塔楼,形成东南和西北两个半围合的外部空间。其中,东南象限放空作为绿化庭院,而位居街角的西北象限则成为商业庭院。
层高4.4米的标准化大空间是业主需要的主要租售空间类型,因此,两座塔楼的建筑形制仍然遵循使用空间环绕核心筒的布置,北、东、西三面为一跨进深,南侧做两跨进深为研发办公提供更大的空间弹性。塔楼外围的结构柱和外墙窗框均外置,同时取消了转角柱和转角窗框,提高了内部空间周边的使用效率和角部的开放性。每层楼板均向外出挑,在窗外设置竖向的铝制压型穿孔遮阳板,南北板幅窄,东西板幅宽,在节能的同时兼顾了朝向的影响。
与一般裙房的做法不同,我们将塔楼的外墙设计延用到商业建筑,成为商业庭院的半通透围墙。这一方面化解了两层的商业建筑与8-11层办公建筑之间的形象协调问题,另一方面用院墙界定了场地,使仅有1500平米的商业建筑成为一个与塔楼平面尺寸相仿的院落,并在两座塔楼和城市界面的围合下成为建筑群的空间核心。便利店、咖啡馆、联合办公和健身俱乐部等功能自由地分布在一层的方形盒屋和二层的坡顶小屋中,并与竹院、露天平台、连桥等构成了丰富的空间,使商业庭院拥有了办公塔楼所没有的亲切尺度和自然环境,在体验上与标准化的塔楼构成了互通有无、和而不同的平衡关系。
在当今技术革新和健康生活的导向下,人在工作生活、社会交流、以及与自然关系上的不断变化,必然会激发城市与建筑在既有形制上推陈出新,张润大厦正是这种累积更新中的一步。
项目名称:张润置业项目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项目功能:办公、商业
建筑面积:62439 m2
建成时间:2018
业主单位:上海张润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机构: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祝晓峰、庄鑫嘉、Pablo Gonzalez Riera、周延、盛泰、杜士刚、孟醒
合作设计院: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
景观设计:上海迪弗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穆哈地设计
结构系统:办公塔楼: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核心筒;商业庭院:钢框架
摄影:梁山
MVRDV
Farrells
HPP Architects
MAD
麟和建筑工作室
GENSLER
大象建筑设计
屾造设计
GENSLER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XAA建筑事务所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