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片竹林中,兴建一座可供人们休憩或稍作停留的小场地。如何把这个构筑物完美的融合到周边环境中,我们选用了竹子这种既生态有能体现设计思想的材料。可塑性强的竹子被弯曲、组合成整个结构系统,屋顶由细小竹篾编织覆盖,整体呈现出雕塑般的体量。竹编网格赋予建筑轻盈感,不仅利于空气流通,也进一步增强了自然采光。竹子天然的色调和质地营造了温暖亲密的氛围。
我们舍弃常用钢(金属)构架,以原生态的“竹”为主材。竹子是天然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竹编又是我国传统工艺,将其用于现代园林景观,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在造型方面,大量地采用了极具现代感的曲线和弧线。在材料和工艺方面,我们采用了手编、麻绳捆扎、竹钉固定、放样模型等传统手法,同时也融入了3D打印、金属构件、数控造型等新技术和新材料,让竹制品与现代技术接轨。
竹子在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结构材料:强度高,韧性大,并和钢铁一样具备拉张强度。分段的空腹结构,赋予其极为轻质同时又易弯成曲线轮廓的弹力特性。这些构造性能造就了竹子的材料特性。与木材相比,有着更强的弹力与柔韧性优势,且吸水膨胀率以及加热干燥收缩率都较小。
长久以来,建筑对于美观、实用、坚固三原则的追求从未停歇,但结构形式的系统性变革仍处于襁褓期。无节制地开采、滥用建筑材料带来的种种问题,人们正在自食恶果,而竹子这类生态环保的本土天然建材,优点便愈发突出:足以建造新型的整体性可持续利用的建筑结构,同时将地域文化、现代技术与实用性完美融合。
公共艺术强调的是‘社会性’和‘开放性’,它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联想其深刻的寓意。如何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将‘竹’这种环保生态的原始材料和现代科技进行完美的结合,打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观、经济适用的公共艺术品,是我们长期的工作目标。
项目名称:现代竹编公共艺术品《涌》-竹林中的驿站
项目地址: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竹园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完成时间:2022年03月  
项目类别:景观装置   
营造机构:深圳市贝尔雅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谢军
参与设计人:李迎华、罗亚西、柯于锴、刘武晖、廖媛 、童子润   
品牌策划:张卫民品牌设计                  
建筑材料:竹 
摄影团队:嘉禾创意\谢雨成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星球建筑事务所

纳研作室

好舍空间设计

翡梧创意设计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

奕木艺术设计顾问

众建筑

王开方工作室

四周建筑

一间宅艺术

UAP

绘造社

厸建筑设计工作室

PLAT ASIA

直得建筑事务所

大料建筑

犬摇建筑

时境建筑

李令艺术工作室

李令艺术工作室

众建筑

直得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直得建筑事务所

直得建筑事务所

直得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众建筑

观筑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繁星建筑工作室

王晖建筑工作室

杜扬工作室

零几建筑事务所

WAY Studio

星球建筑事务所

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

合尘建筑

光子

星球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spy

spy

观筑设计

观筑设计

厸建筑设计工作室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奕木艺术设计顾问

自组空间设计

一宇设计

WAY Studio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大米营造

贝尔雅环境艺术设计

哲外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