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馆所处的这片沿江建筑,自20世纪中国的工业时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制糖厂与糖纸厂的辉煌时期。2001年糖纸厂停产,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破旧的厂房。
从城市的历史来看,昔日工业的繁盛依旧是当地人深感荣耀的集体回忆,我们改造设计的共同目标便是保留这份温度——对空间谨慎介入,延续旧厂房面貌特征。同时,以注入现代设计语言的方式激活空间,使旧厂房重获新生。
如今的B4馆经LAD(里德)设计机构改造设计,已经是举办公共娱乐、新闻发布、交流活动的多功能馆,成为城市开放式公共文化场所。在新元素与历史元素的处理中,B4馆的整体设计表达一分为二:一部分采用了暧昧的融合用以「延续」,一部分则通过明确的对比用以「激活」。
为满足不同需求的公共活动,室内高度与长度被充分利用,产生了一个16.7米高的多功能空间,将空间的灵活性最大化。在这个宽敞的首层空间之上,夹层的设计使其满足观影的需求。观影空间是在厂房原有结构中置入多孔铁板围合而成的。多孔铁板——这一能呈现岁月印记的材料,既延续了粗犷的工业质感,也象征了新的生命开端:它将随时间慢慢生长出自然肌理,并且留有使用者的痕迹。
此外,多孔铁板的使用,一方面在观影时视线可以穿过网格而不被影响;另一方面,并不因其对空间的界定而失去首层空间的通透性。顶部与侧面的多孔吸音材料将有效的防止大型演艺活动中的声波反射,而在材料形式上,它与多孔铁板又得以相互呼应。
外立面的红砖组合所产生的肌理如线索般呼应1978文化创意园的设计元素,使B4馆在园区内既融合又保持独立的个性。而相比旧厂房原有的石米外墙,这样的处理是更大程度上强化工业气息。
红砖肌理的历史质感与入口处的现代感以平行对话关系并置,产生着戏剧性的对比。它以明快的颜色对比、有力的形体演绎建筑重生后所散发的生命力。自改造完工后,在B4馆举办的「华语音乐传媒盛典」、「电影之夜」等文化活动让此地熙攘如故。建筑的重生,仿佛与繁盛的工业时代在空间叙事中迭合交织,过去的事物终于再次与未来产生关联。
项目名称:B4馆
项目位置: 广州
建筑面积:2071平方米
设计机构:LAD(里德)设计机构
完工时间:2016年
柏涛设计
10 Design
10 Design
立方设计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Wutopia Lab
天仝建筑
长江都市建筑设计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小隐建筑
goa大象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一十一建筑
汉诺森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WAU建筑事务所
GLA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现代之后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筑设计
安棣建筑设计
张·雷设计研究
英国杰典国际建筑设计
回应建筑工作室
小写建筑事务所
Wutopia Lab
汉齐建筑
日常建造
柏涛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共和都市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靠近设计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启迪设计
尹培如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