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位于北京市郊区,是建筑师的家,我们希望改造后的院子能有旧日时光的片段,也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它应该依然是村里的民宅小院,而不是郊区的洋房别墅,它应该是一种平凡的中国乡村式住宅。
小院儿的北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建筑已老旧但由于一直住人,所以状态还不错,我们仅拆除了老旧变形的门窗和吊顶,露出原有的木柱和房梁,其余部分都予以保留和修缮。我们把原有的彩钢房拆除重建,这部分空间重新规划设计成为厨房和储藏室,再用一个入口门斗将两个分离的空间连接起来,把原本在户外的卫生间与厨房功能挪进室内,这样室内部分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连贯的空间,冬天也无须为“出去”上厕所和洗澡而烦恼了。新建部分我们设计为简洁的方块建筑,在外形上与老房进行了新旧对比,并也连接了过去与现在。
老房的屋顶是最朴实的北方民间做法,从房梁到檩条、从椽子到望板都是挑选后稍加修整的原木,我们希望把这一传统构造保留并展示出来。既然是老房质感,我们希望这里能再现一个温馨的北方大炕,日常里在炕头喝茶、聊天、小憩甚至吃饭喝酒,这便是北方乡居应需有的生活体验。在炕边的墙上我们设计了一面照片墙,记录了一家人十几年来的生活点滴,它也是旧时光的另一种展现,浓缩了一段段往日的故事。
我们在客厅安置了壁炉,冬日里雪花簌簌,屋内火光摇曳,柴火偶尔噼啪低语,在壁炉前可以静静的看着窗外发呆,温一壶茶,看一本书。壁炉的青烟有种轻微的木柴味,配上瓦顶青天,这就是烟火气。
原本的老房入口是在房屋正中,这是乡村建筑的常规布局。进门后便是客厅,夏日无妨,但是冬天一开门冷风就会灌进来。于是我们将入口重新设计移动至老房与新建筑的连接处,增设一个小空间,这里既是防风的门斗,也是连接室内空间的交通枢纽,同时把入户门处天花上的屋檐交接关系也保留裸露出来,这里也是新旧转换的开始。
客厅是小院的核心空间,我们把天花木结构都保留了下来,并且朝院子开窗,既有很好的采光,也跟院子有很直接的互动。
家里的猫咪14岁了,是只腿脚不灵光的老猫,窗台的高度对它来说已是不可抵达的高峰,于是我们在窗台下留了猫咪观景窗,让它也能轻松的趴在窗边观望小院儿的四季。
房梁上包裹着一层层不同时期的贴纸,这是早年乡村装饰的习俗,它们是往日老房里生活滋味的见证,我们将这些都清理保留了下来,这些旧时的葵花纹样将继续装点如今的新院子。
原本院子的卫生间和厨房都在主屋外,处于一个很小的西厢房中,我们把这两个功能调整至其他位置,而将小小的西厢房改造成为小院儿的入口门房。我们保留了它原有的简易木梁结构,在天花上重新吊上草席顶,平日里可以停放自行车,配合并行设计的影壁墙也使小院儿又了更好的隐私性。
我们在院内新种下了一颗石榴树和一颗枫树,所以冬天要包上防护,来年春天这里因该能绿茵乘凉,也能在院里吃饭、休闲。冬天的小院也别有风味,下雪的时候雪花落下的声音都清晰可闻,院子里安静的仿佛时间都慢了。
厨房的外观是简洁的方块形态,跟老房子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别,但我们依然选择用原木结构做为建筑屋顶的内部结构,旨在与老房的传统木顶结构形成有延续性的对话,在新旧对比中亦有柔和的过渡,不为产生“对比”而对比,而是将不同时代的产物并列呈现出来。
如今许多家庭已经不是每日三餐都在家做饭,做饭的时候也不一定总是煎炒烹炸,我们的小院儿就是如此,厨房的使用率虽然依然很高,但更注重做饭过程中的互动,正在厨房中忙碌的主人也希望随时跟在餐桌旁的朋友说话聊天。结合日常习惯,我们将面积有限的厨房做成开放式,跟餐厅融为一体,这样空间也显得更开阔,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更直接流畅。
老房总跨度为六间房,我们将其中一间设为卫生间,这样的卫生间会比较宽敞,也有独立的窗户,同时也可以满足主人能拥有一个临窗浴缸的心愿。卫生间的窗外设计留有一个小天井,它是老房与新建筑之间的空隙,是老房和新房之间的呼吸空间,也是专属于卫生间的小院儿。泡澡时虽然看不到远处,但能看见天空,特定的时间也会有一缕阳光洒进来。
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还原老房的传统特色,我们做了很多细节上的处理,许多保留的建筑关系其实是在施工过程中修缮出来的。纯粹的保留很难兼顾实用,但是我们又需要保持老房的样子,这样才能形成空间体验的代入感。比如墙面的土墙质感,我们不能真的用黄土往墙上抹,也不能真的用夯土工艺重新夯出每面墙,那样可能整个房子都要拆了重建。一系列工艺做法在反复讨论和争执后逐渐被淘汰,最终我们决定用特定比例的调色水泥砂浆试试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配比实验,终于做出了理想的效果。
项目名称:冬日凡居
类别:老房院子改造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
面积:210平米
改造成本:35万元
设计团队:鳞见设计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赵洋
设计团队成员:马思彤、段玲、任辉、刘钊
联合设计团队:小筑设计团队
软装设计团队:玲和步尧空间设计工作室
施工团队:大海工作室
委托方:赵洋、马思彤
主材料:红砖、木材、水泥
设计时间:2023年8月~9月
施工时间:2023年9月~12月
摄影版权:鳞见设计工作室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共生形态设计
META-工作室
空间进化
亼建筑
众建筑
陶磊建筑事务所
鲍威建筑工作室
旭可建筑
都市实践
蓝城设计
大台阶建筑
土驻设计事务所
设计秩序
六识研社
伍米尺建筑设计事务所
个个世界
得空营造社
都市未来设计工作室
KAI建筑工作室
众建筑
得当设计
超城建筑事务所
默认建筑工作室
度向建筑
个个世界
Wutopia Lab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
纬图设计
区兆坚建筑及工程设计顾问
创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