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实现一个前店后坊的小理想
二零年的一月,第一次走进方砖厂胡同里的这个院子。院子有两个院门,南边通向方砖厂胡同,那里连接着南锣鼓巷和鼓楼,热闹,市井。北边直接对着另外一条胡同,安静,内敛。然而内部,跟胡同里大多数共生院一样,杂乱、私搭乱建的棚子几乎填满了整个院子。
院中唯二有辨识度的是夹缝中的一棵柿子树,和屋顶上的露台,
于是我便开始期待,
在夏日屋顶上的“一袭凉风”,
在秋日满枝头的“柿柿如意”。
就这样,介介工作室在胡同里的第三个办公场所便定了下来。小时候埋下的“开个茶室”的种子也慢慢生根发芽了起来.......
造舟记-描述一个在胡同里的小世界
二二年的年末,随着疫情结束,我们开始启动工作室改造计划。
场地位置在什刹海东边的胡同里,与鼓楼和南锣鼓巷比邻而居,周边都是老北京的四合院,从工作室到什刹海只需要跨过一条马路。站在露台高出远眺什刹海,周边的四合院犹如一艘艘小船在海上漂漾,在这样一个场地环境下,我开始试图去描绘一个属于我们自己世界里的超现实场景。
“在什刹海蜿蜒的海面上,数叶扁舟摇曳,海岸上停泊着无数的船舟,画舫,而介介也是其中的一只,随着波浪涌起,荡漾,周游京城。我们在自己的绿篷船里摘窗品茶,听浪声抚琴。是夜,明灯升起,我们在甲板上任海风拂过,融入无边墨色里,浪无穷尽。”
这便是我们要造的船。
是以“造舟记“成为工作室新办公场地的设计概念和出发点。
独上东楼-夜航船的类比
绿篷船是东楼二层露台的主要构筑之一,架在屋檐之上。其造型如海浪之上的一艘蓬船。形成大船上的“舞台“和茶亭空间。
改造过程中将原有二层露台的边界墙体和楼梯加以利旧与修葺,加入船帆的意向装置,形成大船上甲板的独特景观和边界。
西舫
西舫是院子西边独立的一间房子,平时兼具工作室的接待空间和茶室使用。
东舫
东舫位于院子东边,用灵活的屏风隔断将空间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为设计工作室的办公场所,南区为茶室空间,同时兼具工作室的休闲区域。
两坊之间-渗透的边界
在东舫和西舫之间原是一处狭窄的院子,面宽不足2米,长且封闭。我们将东西舫朝向院子的立面设计成大玻璃,让东舫和西舫空间形成连绵的视觉体验,层层渗透。在东西舫中互看,对方皆是彼岸,皆为画中卧游一般。
结语
前店后坊的复合功能空间使用模式合理的利用了场地的特性,根据其特殊的开门方向和位置关系,合理布局,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同时“造舟记”所营造的小世界也充分的表达了我们对于生活工作场景的浪漫寄托,是一次超现实画意空间的场所营建,亦是对如何构建意向空间的一次新尝试。
项目名称:什刹海造舟记-造一个胡同里的小世界
项目地址:北京市
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项目类型:办公,茶室空间
设计方:介介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明冠宇
项目成员:曹锦灿,李佳伟
竣工时间:2023年05月
摄影师:朱雨蒙

山地土壤室内设计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未午建筑事务所

Say Architects

海浪创物

松涛建筑设计事务所

喜玛拉雅设计装修

凡筑设计

全文室内设计

超级番茄设计

千墨设计

VANISHED DESIGN

拙人营造

有田建筑空间设计

米凹工作室

隐一设计

未止工作室

十合设计

非知名设计事务所

拾集建筑

相与还空间设计

柒构设计顾问

凡西空间装饰设计

林礼聪工作室

山山园林

肃画建筑

谱观建筑设计

非知名设计事务所

脚本建筑研究室

囙设计工作室

IARA设计研究事务所

深点设计PDD

凿枘设计

PMA普玛建筑设计事务所

直线建筑设计事务所

琢磨设计

仟物栖所事务所

由里空间设计

家语设计

熹维室内设计

阐领建筑

SLT设计咨询

Say Architects

深思维设计

纸间营造

黑白木设计工作室

CUN寸DESIGN

里所空间设计事务所

艾洛设计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NOTHING DESIGN工作室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里外工作室

里外工作室

深度进化设计事务所

立方体设计事务所

有维建筑设计

有物设计顾问

隹聿设计工作室

慕达建筑

白菜设计

壹舍室内设计

与向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