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邱佳羽和莫哲昕(Paul Mok)初次来到二都小学时,全校师生在两栋建于70年代,日益老旧的预制结构建筑内上课。因为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在三合乡本地上小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少,每个班的人数常常远不到一般小学的48人制,他们需要从各个村庄乘坐校车前来上课,客观上形成了小班化教学的局面。浙江省和本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小学校长都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来提升教学环境,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形势。我们也在决策的形成中做了设计方面的咨询服务。经过多个月的酝酿,二都小学确认异地重建,作为乡村小学小班化的试点。
小班化的一大优点就是师生比增高,每个孩子都因此分得更多的教学资源。我们需要在空间设计上强化这点。
首先,我们突破传统的大办公室和教室分列的传统布局,采用了2个教室与1个“卫星”办公室组团的安排。因此,教师和学生的“接触面”增加了,并带来三点变化:1.客观上增加师生互动,每个学生得到更多关注,进而强化小班化教学优势;2. 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教学不只是发生在40分钟之内的教室座位上;3. “卫星”办公室分布在学校各处,这客观上需要建筑内部交通便利,以方便任课老师达到任何教室。
其次,24人的班级可以做得比较小,我们把省下来的建筑面积摊到了教室门外的公共区域(灰空间),形成很多宽敞的走廊。我们甚至将部分走廊进一步放大成“没有墙的房间”,击穿建筑体量,形成南北通透的洞口。这些宽敞明亮的走廊串联起散落在各层各楼的“没有墙的房间”形成了环通全校的立体交通体系。这个空间特色鼓励孩子们在课间充分活动,享受新鲜空气而无日晒雨淋之虞,在南方的漫长的雨季也能有足够的室外活动。
二都小学已经于2020年秋季开学,我们期待在祖国变化的乡村有更多这样的尝试。
Project name: 二都小学
Project location: 浙江德清下渚湖二都村
Building area (m²): 8000
Company name: 古风建筑,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AZUT
Other participants:
方案团队:邱佳羽,莫哲昕
浙工大团队: 设计总负责:季怡群
建筑设计:雷准会、孙悦、黄子倩
结构设计:金成、蒋文峰
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吴梁、歆霞、单巨维、魏炜
Completion Year: 2020
Photo credits: 吴清山

立方设计

立方设计

零壹城市

墨泰建筑设计

零壹城市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

墨泰建筑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UUA建筑师事务所

众建筑

扉建筑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goa大象设计

杭州三日室内设计

圆道设计

立木设计

GOM高目建筑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亚洲捷程装饰设计

西线工作室

恒新寰宇建筑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

意构建筑

殊至建筑

梓泉建筑设计

华造建筑设计

意度建筑

和立建筑实践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畎亩建筑

元新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非寻建筑

方夏设计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合肥分院

立方设计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修舍建筑

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间至设计

本末建筑

惟尚建筑设计

元象建筑

goa大象设计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共生形态设计